塑胶模具结构主要由模架、模仁、辅助零件、辅助系统(浇注、顶出、冷却、排气)及死角处理机构组成,其核心功能是通过协调变化的凸凹模系统加工不同形状的塑件,广泛应用于注射、压塑等成型工艺。
1.核心结构组成:
<1>模架:
标准化框架,可直接订购,包含模板、导柱等基础部件,构成模具主体支撑。
<2>模仁:
模具核心部分,含凹模(定模)与凸模(动模),直接决定产品形状。凹模由组合基板、组件等构成可变型腔,凸模则含可变型芯。
<3>辅助零件:
包括定位环、顶针、支撑柱等,部分为标准件,部分需定制设计。
2.关键辅助系统:
<1>浇注系统:
主流道、分流道、浇口(如点浇口、侧浇口)及冷料穴组成,影响塑料填充效率与产品质量。
<2>顶出系统:
通过顶针、司筒等机构将固化产品从模具中推出,需避免顶白或变形。
<3>冷却系统:
控制模具温度,确保产品尺寸稳定性并延长模具寿命。
<4>排气系统:
排出型腔内空气,防止气泡缺陷。
3.特殊结构设计:
<1>死角处理机构:
如滑块(行位)、斜顶等,用于解决产品倒扣问题。滑块多用于外部倒扣,斜顶适用于内部简单倒扣。
<2>两板模与三板模:
两板模结构简单、成本低;三板模精度更高但制造复杂,适用于高要求产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