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客户在开发塑胶外壳时,往往把重点放在外观工艺上,却忽视了前端塑胶模具的质量。实际上,模具的精度、结构、钢材选择,直接决定了后续注塑、喷油、丝印、镭雕能否顺利进行,甚至影响产品良率与成本。结合我们多年的加工经验,总结出以下4个关键点:
1. 模具钢材:决定寿命与表面质量
选用S136H或NAK80等镜面钢,经过热处理后的模具,不仅能承受30万次以上注塑,还能让塑胶外壳表面达到镜面效果,减少喷油前的打磨工序。反之,劣质钢材会导致模面生锈、腐蚀,注塑出来的产品表面有麻点,直接增加丝印与镭雕的不良率。
2. 浇口设计:影响熔接痕位置
熔接痕是注塑件常见缺陷,出现在外壳正面会严重影响喷油后的美观。我们在塑胶模具设计阶段,会通过模流分析(Moldflow)调整浇口位置与数量,把熔接痕隐藏在侧边或底部,确保喷橡胶漆后无白线痕迹。
3. 脱模斜度:丝印边缘起翘的元凶
很多客户反馈丝印图案边缘容易脱落,其实问题出在模具脱模斜度不足。我们要求设计师在塑胶模具阶段预留≥1.5°的脱模角,并做抛光处理,避免注塑件拉伤、倒扣,保证后续丝印油墨能牢固附着。
4. 表面纹理:镭雕对比度的关键
镭雕并非“一雕就灵”,如果塑胶模具表面做有喷砂或蚀纹处理,注塑出来的外壳会形成哑光效果,激光雕刻时黑白的对比度更明显,图案更清晰。我们常备30多种纹理样板,可协助客户根据Logo复杂度选择最适合的模具纹理。
5. 预留定位:为自动化喷油丝印铺路
为实现大批量自动化生产,我们在塑胶模具上直接预留CNC加工的定位治具孔位,保证每个外壳在喷油、丝印、镭雕工位上重复定位精度≤0.05mm,避免人工摆放造成的偏移,效率提升3倍以上。
总结:
一套好模具,等于成功了一半。只有把塑胶模具的每一个细节做到极致,后续注塑、喷油、丝印、镭雕才能事半功倍。我们工厂坚持“模具是灵魂”的理念,每套模具在出厂前都经过72小时连续试模,确保客户拿到手就能直接量产。